十大机构看后市:更大的中期线索是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全球化,坚持科技,持续看好

24小时月刊 admin 2025-09-21 17:15 2 0

  本周三大指数,上证指数跌1.3%,深证成指涨1.14%,创业板指涨2.34%。后市将如何发展?看看机构怎么说。

  

  目前整体的行业选择框架依然是围绕资源+新质生产力+出海。资源股在供给受限以及全球地缘动荡的预期推动下,从周期属性转向偏红利属性会带来估值体系重构,博弈美联储降息的资金退潮带来的波动可以忽略。更大的中期线索还是中国制造业龙头的全球化,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和利润率提升,带来超越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市值增长,从而逐步打破行情与基本面背离且全靠流动性驱动的错误认知。配置结构上,保持定力,右侧趋势品种继续聚焦资源、消费电子、创新药和游戏;左侧配置关注化工和军工;产业趋势层面,近期重点关注AI从云侧逻辑开始向端侧逻辑扩散。

  

  国庆长假前后,融资盘通常呈现出“节前收敛、节后迸发”的变化规律。国庆节前市场走势往往较为平淡,而节后市场风险偏好则出现明显改善。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,从历史经验看,预防式降息后A/H股在未来上涨概率较高。展望后市,目前市场仍处于牛市阶段Ⅱ,驱动A股本轮上行的三大原因没有发生变化,在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之前,市场有望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的方向演绎。当前可关注固态电池、AI算力,人形,商业航天等领域。除此之外,中期角度,也可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。

  

  复盘历史,牛市中高位震荡后A 股多继续上涨,受政策和外部事件、流动性等因素。A 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走势,震荡后可能继续上行,慢牛趋势不变。短期政策和外部事件依然偏积极。一是短期积极的稳增长政策仍可能进一步出台和落实;短期流动性短期可能进一步宽松。

  

  8 月,大盘升至3800 点,AI 上游算力硬件主线出现加速。但9 月后,沪指于高位震荡蓄势,主线板块也同步进入整固期。展望四季度,市场对行情的判断依然有较大分歧——是延续前期科技硬件的主线逻辑继续攻坚,还是进行结构切换?历史经验表明,四季度市场往往会进行结构性切换,前几个季度上涨的主线延续跑赢的概率较低。我们认为,胜负手可能来自两个方向,一是顺周期板块,二是低位科技分支。

  

  展望后市,建议关注港股以下板块:政策利好与行业利好较多的板块,例如AI 产业链、锂电池、服务消费等板块;中秋国庆假期临近,旅游出行相关板块活跃度有望提升;美联储降息落地,中美会谈持续进行,市场风险偏好回升,弹性较大的科技股有望获得资金青睐。

  

  本周A 股总体估值收缩,煤炭行业领涨。受冬季保供影响,近期煤炭价格回升,秦皇岛港Q5500 动力末煤平仓价从9 月11 日的675 元/吨快速上行到9月19 日的704 元每吨,煤价上行驱动煤炭行业上涨。同时,市场轮动加速,低位的煤炭承接了部分资金。从估值来看,当前煤炭PB 位于历史79.9%分位数,性价比优势不明显,但煤炭供需结构改善,煤价有望持续修复并为股价修复提供动力。

  

  本周市场冲高回落,波动明显提升。展望后市,由于大金融板块走弱+部分宽基指数顶背离,上证日线5 浪未能如期“打出”,并“回退”中枢震荡,前期低点3732 和3702缺口构成有效支撑。预计上证盘整持续1-2 周,若市场轮动顺畅,上证仍有望在25Q4挑战2015 年来最大波幅(5178-2440)0.618 分位。配置方面,基于“上证回退中枢整理,双创指数面临压力”判断,我们建议:持原仓位观望,待调整完成再行增配。考虑硬科技板块和双创指数涨幅、波幅“双高”,建议在现有组合“小银行/小券商+地产/基建工程/社服+计算机/传媒”中,适当降低计算机和传媒配比,增配地产、基建工程和社服板块。

  

  本轮行情当中,科技呈现了3 大中长期占优的因素:(1)科技品种的相对盈利再度占优,这是中期风格占优的充分条件。类似的情况,在2013 年、2015 年、2020-2021 年均出现过,而这三次科技风格均实现了中期的显著占优。(2)海外映射是本轮科技的重要支撑。(3)全球半导体周期再次共振向上,科技大类的机会层出不穷。不同于上轮由消费电子(蓝牙耳机、汽车电子)带动,本轮新增AI 这一高增量需求,抬高了需求天花板、延长周期、扩大受益范围。

  

  权益方面,当前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的初期,流动性的释放刚刚开始,从权益市场角度,经历了2024 年的“9.24”大涨后,市场经过大半年的震荡后开始走出慢牛,初期“金融+科技”的趋势有望延续。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(人工智能、固态电池等)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,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(大消费、地产等)轮动节奏。 债市方面,综合攻守思路,短期交易层面的压力释放之后,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,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。长期来看,宽松资金面下,“股债跷跷板”有望结束,未来市场有望将迎“股债双牛”。

  

  目前A 股市场处于新“国九条”行情+类“四万亿”投资的重叠趋势中,在稳住股市的政策指导下,2025 年A 股市场大概率以“慢牛”方式运行。中维度来看(季度),由于中美关税再次获得90 天缓冲期,且我国8 月出口数据保持相对韧性,且近期海外市场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应也相对温和,整体大环境温和。未来对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的将更多来自于正在推进的“十五五”规划,主要方向关注有:科技、绿色(环保)、消费服务等。短维度来看(月度),预期9 月份A 股市场将总体呈现宽幅震荡,逐级抬升的态势,建议关注:反内卷相关领域、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以及大环保相关板块。

评论区